很黄很色的视频_秋霞一级伦理片_1000部毛片_领导把我下面摸出水了

首頁
關于黨建
領導講話
重要活動
學習輔導
黨群通訊
先進典型
建黨周年專欄
黨委文件專欄
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十一五規劃學習資料

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十一五規劃學習資料

中國·人民電器集團黨委

00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中共中央提出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建議(部分)················· 2

中國經濟十一五面臨五大挑戰:資源成發展瓶頸················ 12

十一五規劃勾勒發展新趨向 浮現“五大商機”················ 15

理解“十一五”規劃的十一大關鍵詞····················· 20

十一五金融新政兩大亮點 資本項目放開民資進入··············· 22

十一五:國內環境有哪些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 23

 

中共中央提出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建議(部分)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規劃,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提出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發展目標、指導方針和總體部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1)“十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時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明確提出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牢牢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們有效抑制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戰勝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新變化,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實現,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城鄉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民族團結不斷鞏固,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這些都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2)“十一五”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于保持國際環境的總體穩定,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互補充,外部環境總體上對我國發展有利。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況加劇,圍繞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勞動力資源豐富,國民儲蓄率較高,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較好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社會政治保持長期穩定。這些都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經濟結構不夠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相當艱巨;就業壓力依然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較多;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處理好社會利益關系的難度加大。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3)“十一五”是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一五”時期尤為關鍵。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認真解決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突破發展的瓶頸制約和體制障礙,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局面,為后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4)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規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落實“五個統籌”,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要堅持以下原則:
  ——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展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要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保持社會供求總量基本平衡,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制約。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長期持續發展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在農村和西部地區。要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形成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必要條件。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保持社會安定團結。
  ——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環境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健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發展的能力。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和制度上形成更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對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的認識,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自覺按客觀規律辦事,扎扎實實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綜合考慮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趨勢和條件,“十一五”時期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性進展。主要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二0一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耕地減少過多狀況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6)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發展先進制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關鍵是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大力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定重要技術標準,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加強國家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鼓勵應用技術研發機構進入企業,發揮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鼓勵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強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中介服務,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優化創新環境。依法淘汰落后工藝技術,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
  (7)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形成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發揮制造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裝備制造業,要依托重點建設工程,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強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特別是在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集成電路設備和先進動力裝置等領域實現突破,提高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統集成的整體水平。高技術產業,要加快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制造延伸,按照產業集聚、規模發展和擴大國際合作的要求,大力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產業,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信息產業,要根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總體趨勢,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軟件等核心產業,重點培育數字化音視頻、新一代移動通信、高性能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等信息產業群,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推進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生物產業,要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實現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研制的新突破。國防科技工業,要堅持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繼續調整改造和優化結構,健全軍民互動合作的協調機制,提高產品的研發和制造水平,增強平戰轉換能力。  
(8)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制定和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產業,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行業準入制度,營利性公用服務單位要逐步實行企業化經營,發展競爭力較強的大型服務企業集團。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位置,有條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9)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產業,要強化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構筑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調整改造中小煤礦,開發利用煤層氣,鼓勵煤電聯營。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煤電,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強電網建設,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實行油氣并舉,加強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擴大境外合作開發,增強石油戰略儲備能力,穩步發展石油替代產品。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水利建設,要加強大江大河治理,統籌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調配,控制地下水開采,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強化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交通運輸,要合理布局,做好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發揮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發展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絡,發展航空、水運和管道運輸。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原材料工業,要根據能源資源條件和環境容量,著力調整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礦產開發,要加強重要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增加資源地質儲量,規范開發秩序,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推進資源開發和利用技術的國際合作。要加強對重大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建設的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和信息引導,防止盲目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10)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積極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加快企業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對消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后的工藝和產品實施強制性淘汰制度,實行有利于資源節約的價格和財稅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電力等重點行業以及產業園區和若干城市,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健全法律法規,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強化節約意識,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節水產品、節能環保型汽車,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
  (11)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堅決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采取嚴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切實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盡快改善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環境質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峽庫區、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調水源及沿線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積極防治農村面源污染,特別要保護好飲用水源。綜合治理大中城市環境,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加快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重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進一步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實施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建立社會化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運用經濟手段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
  (12)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為重點,強化對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濕地保護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海岸帶的生態保護與管理,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自然生態恢復。防止外來有害物種對我國生態系統的侵害。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3)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以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企業、財稅、金融等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加強改革開放的總體指導和統籌協調,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開放措施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14)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各級政府要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不得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活動。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責分工,推進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完善投資核準和備案制度,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健全政府投資決策責任制度。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和行政監督機制。
  (15)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加大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發揮主導作用。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建立健全金融資產、非經營性資產、自然資源資產等監管體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制度創新,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各類企業都要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16)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調整和規范中央與地方、地方各級政府間的收支關系,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完善中央和省級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省級直接對縣的管理體制。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改革。實行有利于增長方式轉變、科技進步和能源資源節約的財稅制度。完善增值稅制度,實現增值稅轉型。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實行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調整和完善資源稅,實施燃油稅,穩步推行物業稅。規范土地出讓收入管理辦法。
  (17)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國有金融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完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內控機制建設,提高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積極發展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建立多層次市場體系,完善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穩步發展貨幣市場、保險市場和期貨市場。健全金融市場的登記、托管、交易、清算系統。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強化資本充足率約束,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規范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建立相應的存款保險、投資者保護和保險保障制度。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維護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
  (18)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打破行政性壟斷和地區封鎖,健全全國統一開放市場,推行現代流通方式。繼續發展土地、技術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規范發展各類中介組織,完善商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堅決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偷逃騙稅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以完善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失信懲戒制度。
  (19)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著力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產品出口,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完善大宗商品進出口協調機制。繼續發展加工貿易,著重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不斷提高層次和水平。完善公平貿易政策,健全外貿運行監控體系,增強處置貿易爭端能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談判,推動區域和雙邊經濟合作,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20)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促進生產要素跨境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體制和政策。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切實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加強對外資的產業和區域投向引導,促進國內產業優化升級。著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做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繼續開放服務市場,有序承接國際現代服務業轉移。吸引外資能力較強的地區和開發區,要注重提高生產制造層次,并積極向研究開發、現代流通等領域拓展,充分發揮集聚和帶動效應。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到境外投資,鼓勵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擴大互利合作和共同開發。完善對境外投資的協調機制和風險管理,加強對海外國有資產的監管。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在擴大對外開放中,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21)加快科學技術創新和跨越。發展科技教育和壯大人才隊伍,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出發,把能源、資源、環境、農業、信息等關鍵領域的重大技術開發放在優先位置,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要求,啟動一批重大專項,力爭取得重要突破。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間、海洋、納米及新材料等戰略領域超前部署,集中優勢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增強科技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后勁。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若干重大科學工程,支撐科學技術創新。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調整優化科技結構,整合科技資源,加快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加強科學普及。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積極推動理論創新,進一步發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
  (22)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教育發展,是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知識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在全社會形成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環境。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增強高校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切實提高師資特別是農村師資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資助體系,發展現代遠程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
  (23)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抓緊培養專業化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培養學科帶頭人,積極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選拔任用和激勵保障機制,注重在實踐中鍛煉培養人才。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要加大人力資源開發的投入,推進市場配置人才資源,規范人才市場管理,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社會氛圍。
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扎實工作,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中國經濟十一五面臨五大挑戰:資源成發展瓶頸
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專家指出,今后五年,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能否經受住這些考驗,直接關系到“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能否繼續保持既快又好的發展趨勢。
挑戰一:資源成為發展“瓶頸”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國家電網公司20個省級電網的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華北、華東、華中電網最大用電負荷分別比去年全年最大用電負荷增長17%、24%和15.4%。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等資源的基礎上,而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恰恰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
  “如果不改弦更張,當前已經難以為繼,更說不上可持續發展和實現現代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夢奎在“21世紀論壇”2005年會議上指出,中國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有許多有利條件,但也面臨資源約束的突出問題,必須走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挑戰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5個百分點;同時虧損企業虧損額上升幅度比去年同期提高57.8個百分點,創1999年以來最高水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權威人士指出,許多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低端產品比重較大,難以適應成本上升和市場需求變化。
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中國發明專利授權中四分之三為外國人所擁有;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10家電子信息企業,其5年申請之和僅相當于美國IBM公司1年申請的專利數量。由于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少行業存在技術“空心化”危險。 “在經濟、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技術創新已經取代自然資源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科技部副部長尚勇在不久前召開的“自主創新與區域經濟結構調整高層論壇”上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必須實現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轉變,實現從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型向自主創新型的戰略轉變。
挑戰三: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最新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顯示,目前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個經濟區域的規模已經占到全國經濟總量的48.6%左右。從東部經濟三大板塊,到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區域經濟由非均衡增長到互動協調并非一路坦途。
  “十一五”期間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仍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這一核心問題。目前東中西部人均GDP差距不斷擴大;外貿和利用外資不平衡,東部地區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不均衡,東部地區逐漸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中西部地區在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上的調整緩慢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經濟運行與發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廣說,制訂區域協調發展規劃應從中部突破,承東啟西,使東中西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分工,各自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東部成為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生產和研發基地,中部成為各種專業化加工基地,西部發展基礎產業和旅游業。這樣,才能有利于區域間協同發展,有效發揮中國經濟整體效率,增強國家內在競爭力。 挑戰四:農民增收空間有限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1.5%,高于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增幅1.7個百分點。但是,由于今年農資價格上漲過快,糧食價格低于去年水平,農民種糧增收效果不明顯;再加上中央減免農業特產稅和農業稅等政策逐步到位,今后農民進一步增收將面臨一些新的困難。
  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局面并沒有改變,糧食再增產面臨著面積擴大、單產提高、財力支持、價格上調四個方面空間有限和氣候條件不確定的制約,農民收入的再增長,也存在缺乏新的增收渠道等問題。
  糧食價格一直是影響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去年糧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農民從中受益多達600多億元。今年糧食產量繼續增加,出現了“谷賤傷農”的隱患。對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指出,隨著糧食購銷市場的全面放開,國家應加強糧食宏觀調控,確保糧食價格基本穩定;發揮最低收購價的引導作用,加強價格監測,最大限度保護農民利益。
挑戰五:外部制約因素增加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024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3.7%,其中出口5464億美元,增長31.3%,進口4781億美元,增長16%。預計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38萬億美元。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貿易大國。但是,應當看到,我國還遠未成為世界貿易強國。同時,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后過渡期”,我國經濟將面臨更大的國際競爭壓力和更多的“新貿易壁壘”,外部制約因素相應增多,可能影響我國的外貿增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盧中原認為,今后在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中,需著力促進外貿增長方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繼續實施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戰略,增強開拓國際市場和運用國際資源的能力。充分運用國際慣例,促進國內企業和產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十一五規劃勾勒發展新趨向 浮現“五大商機”
十一五規劃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轉折性意義,將勾勒中國經濟十一五期間新的發展思路和途徑。這些“新”將帶動一系列的政策轉變,這些政策的新取向將為相關產業帶來良好機遇。
從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簡稱《建議》)內容看,十一五期間中國在消費市場、產業升級、自主創新戰略、區域發展、新農村建設等五個發展方面體現出諸多新亮點,蘊涵著新的商機。
“消費馬車”奔跑蘊涵新商機
《建議》強調經濟增長與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意味著中國經濟在經歷出口拉動型、投資拉動型增長之后,十一五期間開始注重增強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三架馬車”——消費的拉動力,開始以擴大內需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經濟增長逐步從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與投資雙輪驅動、內需與外需共同拉動的轉變。消費無疑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全面啟動。十一五期間,中國收入分配制度面臨重大轉折,社會分配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政府不但從宏觀政策上調整國家財政支出的結構,還將從稅收改革上進一步減少貧富差距,中低收入群體社會福利的增加將顯著提高其消費能力,窮人較高的邊際消費傾向將加速消費品市場的啟動復蘇過程。基礎消費品的爆發式需求增長,中西部、東北農村地區的投資消費增長,新消費群體和中產階層的各類時髦需求增長,醫療、教育、養老改革進程加快,將使得中國本土龐大的內需消費市場復蘇,十一五期間中國消費增長速度將在現有基礎上明顯提高,將締造出國內最具競爭優勢和確定性的產業發展集群。
與居民消費相關的產業將獲得高速發展機會。居民消費觀念的更新和消費結構的迅速升級,推動旅游、高檔和高技術消費品以及信息和國際文化消費因此迅速增長。未來5年,住房、汽車、教育和旅游將成為中國居民消費支出的重點。
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步復蘇,將給兩類企業提供機會:一是鯊魚型企業,不斷收購兼并提高行業集中度,在部分基礎消費品、渠道、物流網絡等市場實現“壟斷”;二是雄鷹型企業,借助品牌和高端路線,避開廣泛的價格戰和惡性競爭,在部分品質敏感型消費品、奢侈消費品、時令消費品上獲得超額利潤。
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步復蘇,使服務業也面臨大發展機遇。在經濟發展重點從東到西全面鋪開的過程中,大中城市的消費升級將向服務升級演變,屆時,除消費性服務(金融、醫療設施、酒店旅游等)將迎來更快發展外,生產性服務(金融、數據、設計、運輸等與生產相關的服務)也將快速啟動。
產業升級蘊涵新商機
《建議》強調中國經濟將由傳統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逐步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走以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意味著中國未來產業發展將取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將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快發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經濟,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費資源的產業發展。
十一五期間,在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新能源、環保和裝備三類產業發展導向將出現引人矚目的變化,新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鼓勵政策、環保產業政策、裝備工業扶持政策,也將是新時期產業政策中最令人矚目的新動向。可以預見,新能源、環保、裝備制造業等都有可能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行業。
新能源:《建議》強調創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節約清潔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將把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再次提到議程上來。能源價格的提高,對能源浪費的抑制,都將為與節能、新能源、替代能源和能源開發相關的產品和行業提供機會。太陽能、核能、風能等產業的投資將得到大大提速,產業前景值得關注。
環保產業:環保行業整體將面臨大發展機遇。循環經濟客觀要求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因此各種資源(水、熱、油、氣)價格上調將是必然趨勢,低耗能、低污染的機器設備(包括汽車等個人消費品)開發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
裝備設備業:經濟增長模式改變對相關裝備業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專用裝備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在節能、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防軍工等方面的新型設備將會有較多的政策優惠與發展機遇。受惠行業還將包括電網設備、鐵路設備;清潔高效發電裝備、海洋石油工程裝備、數控機床、新型紡織機械等領域。
自主創新戰略蘊涵新商機
《建議》提出,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而此前自主創新作為國家戰略寫入中共中央的全會公報——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國對自主創新的特別強調,意味著自主創新將由理念上升至運籌層面,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進行部署實施。自主創新將成為中國強國的新戰略。中國將掀起一股自主創新浪潮。
《建議》明確提出企業是技術創新體系的主體,企業自主創新活動將成為十一五期間產業政策扶持的重點。今后,企業將直接成為研究開發的主體,一改過去政府總是把研發經費撥到高等院校研究院的“老一套”。
目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并且其中1/3是落后技術的產能,用信息技術來改善傳統產業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具備技術創新能力的優勢企業、知識技術含量較高的服務業、參與國際競爭且在相關領域擁有技術比較優勢的現代產業、裝備和零組件已具備進口替代效應的創新型下游產業等,都可能成為未來投資的重點流向。機械裝備工業,水泥、電解鋁等等這些看似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行業,如果其中有公司開始向自主創新能力或者新技術發展,同樣可以帶來機會。此外,類似醫藥、電子、IT等領域都存在著重大的創新和進步空間,對其中有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的重點投資值得關注。
區域化發展蘊涵新商機
《建議》提出,統籌做好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中國把以經濟區發展為內容的區域規劃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意味著中國經濟空間格局在經歷了26年地方政府主導型經濟模式的發展之后,市場主導型的區域經濟發展將邁出實質性步伐,中國開始從省份經濟真正邁向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區域經濟整合將成為推動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支柱力量之一。
區域規劃是以跨行政區的經濟聯系緊密地區為對象的具有約束力的空間規劃。通過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從而破除行政封鎖,為區域統一市場甚至全國統一市場的最終形成掃除障礙。這將為產業跨區域擴張發展創造機遇。
十一五期間,將有三大新的重點區域發展值得關注:
一是天津濱海新區。《建議》提出,“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等條件較好地區的開發開放,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意味著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被納入國家發展的總體布局。天津濱海新區將成為天津最大的經濟增長點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呈現出巨大的潛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海峽西岸。《建議》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海峽西岸”寫入《建議》,這也是“海峽西岸”第一次寫進中央文件,成為《建議》的一個亮點。意味著地處海峽西岸的福建在整個全局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支持海峽西岸發展,為福建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發展平臺,有利于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三是成渝地區。據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9月中旬介紹,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中,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成渝地區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將成為區域規劃的重點關照對象。將成渝地區列入十一五規劃,顯然是加快西部發展、協調區域發展的重要一步。成渝地區將由此獲得良好的發展契機。
新農村建設蘊涵新商機
《建議》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意味著中國農村建設繼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003年開始農村稅費改革之后,迎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重大調整,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新時期中國農村建設的方向。
新農村建設相比較過去單向的政策而言,是系統性、綜合性的政策。新農村的內涵本身即蘊涵著新商機。新農村的內涵至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其中,“新設施”就是要完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預計國家將會采取更多的新措施,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如通過財政補貼、城市支持等“外力”方式來解決農業問題。農業產業化較高的公司可能有高速發展的機會,值得期待。此外,注重解決農民收入這一核心問題,通過大力支持農村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農民收入有可能保持較快的增長,農村消費市場有望成為一個新的增長亮點。這對釋放部分工業產業的剩余產能有很大裨益,也為向消費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供一個契機和起點。
中國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則預示著未來中國產業發展的兩大主導方向:一是以中西部、東北、農村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將成為國家財政重點扶持的對象;二是三農問題至關經濟全局,意味著農業相關的制造產業集群,以及與農民收入相關的基礎消費產業集群,將可能在十一五期間獲得較快的發展機遇。

理解“十一五”規劃的十一大關鍵詞
1、科學發展觀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最鮮明的特點。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和諧發展觀念和發展道路。
2、和諧社會論
  構建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終歸宿,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具體表現為農村與城市和諧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社會與經濟和諧發展,政治與經濟和諧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和諧發展。
3、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為本,以民生為本。毛澤東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后來成為我們黨的行動宗旨;鄧小平提出了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判斷是非得失的一個重要標準,即制定一切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始終要看“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江澤民同志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指出:“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提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以人為本提到戰略指導思想的高度,強調以人為本是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4、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是建立包括政績考核機制、財稅體制在內的有效的體制機制。需求結構上,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與投資雙輪驅動、內需與外需共同拉動的轉變;產業結構上,實現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增長,向工業、服務業共同帶動的轉變;投入要素上,實現依靠廉價勞動力、資源、能源和環境為代價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支撐的轉變。
5、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closing material scycle )經濟的簡稱。它是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因此其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循環經濟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它是實施可持續戰略必然的選擇和重要保證,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經濟模式。
6、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既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也是實現的手段。就是要統籌規劃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化環境管理,健全環境監管體制,完善環境法制,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健全環境經濟政策,加大環境科技的投入和能力建設力度,加強國際環境合作,以最大的資源利用效率和最小甚至是環境零損失的發展代價而建設的社會形態。
7、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的特點,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經濟效益好,三是資源消耗低,四是環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前四條是適應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第五條則是根據中國人力資源特別豐富的國情提出來的。
8、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意味著在獨立自主的前提條件下開拓創新,運用知識創造財富的過程,包括原始性創新、科學的發現、技術的發明,從而主動地擁有核心技術競爭力和合法的知識產權。
9、五個統籌
  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10、“六個必須”
  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11、可持續發展
  從經濟學意義上來講,是不降低環境質量和不破壞世界自然資源基礎上的經濟發展。

十一五金融新政兩大亮點 資本項目放開民資進入
10月18日,新華社刊發了第十一個5年規劃建議的全文,其中,第25條明確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對于未來5年金融體制改革中的熱點問題,本報請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賀力平進行了解讀。
看點一:人民幣資本項目將逐步放開
規劃原文: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政策解讀:這是我國把資本賬戶下的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問題提到5年規劃的高度,這標志著未來5年我國將加快開放資本賬戶項目的步伐。雖然在5年內,中國不一定能夠做到資本市場完全開放,人民幣的完全可自由兌換還沒有一個時間表,但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程度肯定會大幅度提高,我國正在逐步實現這個目標。
1996年我國實現了在經常賬戶下的可自由兌換,今年8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關于調整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因私購匯限額及簡化相關手續的通知》。《通知》再次放寬了境內居民因私購匯限額,增幅均在50%以上,這是國家外匯管理局進一步落實經常項目可兌換原則的重要舉措。而我國目前的資本賬戶還處于高度限制的政策之下,逐步實現資本賬戶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也成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
看點二:民營資本將進入金融業
政策原文:推進國有金融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
政策解讀:這條政策表明,在未來5年中,國有金融機構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私營金融機構也將逐步發展起來。目前,我國國有金融機構在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已經允許外資介入,將來也可能允許有實力的民營資本介入,這對我國金融體系的所有制結構是一個重大突破。
所有制背景將不再是限制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機構的障礙,只要能夠滿足金融市場的需要,具有活力和實力的民營資本也可以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一定的作用。通過民營銀行的設立,整個國內金融體系滯后和效率低下的狀況也會有所改善。
中國的民營資本已經具備了向金融產業擴張的動力和實力,特別是在民營經濟較為發達的江浙一帶,發展民營銀行的呼聲已不絕于耳。


十一五:國內環境有哪些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
綜合分析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環境,“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保持快速健康發展有諸多有利條件。
從需求方面看,國內需求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一方面,現階段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建設的大規模展開,將使投資需求持續擴大;另一方面,隨著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將推動住宅、汽車、電信、旅游、教育、醫療等消費持續擴大。國內市場巨大潛力的不斷釋放,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發動機。
從供給方面看,勞動力、資本、技術裝備等生產要素都具備支撐經濟較快發展的條件。勞動力資源極為豐富,成本較低,具有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隨著人力資本不斷增加和勞動力素質逐步提高,將為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準備條件。國民儲蓄率一直保持很高水平。外國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外商投資仍會持續增加。經濟發展的資金供給比較充裕。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我國科技、教育和工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和基礎,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也為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從保障條件方面看,我國已經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我國政治、社會繼續保持穩定,改革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科技、教育等體制不斷完善,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我國未來發展也面臨不少制約因素和困難。“十一五”時期我們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這幾年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雖有所抑制,但尚未根本消除。低水平重復建設還有可能反彈,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存在,一些行業生產能力過剩問題正在顯現。特別是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等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制約“十一五”時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長期性問題。首先是“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都在于解決“三農”問題。城鎮就業壓力增大是另一個難題。今后隨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比重上升,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系數將下降,勞動力供求的結構性矛盾也將更為突出。同時,60歲以上老齡人口的比重已超過10%,今后還會繼續增加,養老等社會保障的壓力不斷加大。
(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和深層次矛盾。主要是:⑴資源瓶頸。我國的耕地、淡水、森林、石油以及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明顯低于世界先進水平,加之經濟發展正處于重化工業加快發展的階段,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費強度加大,導致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加劇。⑵科技瓶頸。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裝備長期依賴進口。⑶人才瓶頸。我國人才的總量、結構和素質不適應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高水平科技研發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已成為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嚴重制約。⑷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雖已初步建立,但還不完善。生產力發展仍然存在體制機制障礙。這是經濟社會矛盾中諸多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深層次根源。同時改革進入攻堅階段,觸及深層次矛盾和利益關系調整,妥善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兼顧各方面利益關系的任務更加艱巨和復雜。

中國·人民電器集團版權所有 | Allright reserved by PEOPLE ELE.APPLIANCE GROUP CHINA
總部地址:中國·人民電器集團溫州柳市工業園 | E-mail:people@chinapeople.com
電 話:0577-62738888 62730667 | 傳 真:0577-62730608 62730730